当前位置:财经 > 正文
聚焦农业农村,代表委员们这样说
2022-04-12 14:40:27 来源: 金华市人民政府

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在农业农村。今年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把目光聚焦农业农村,围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从产业振兴、人才支撑、农民增收等多个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涌现一批具有金华辨识度的乡村振兴“金名片”,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贡献“三农”力量。

振兴乡村产业

涵养共富源泉

农民、村集体或是工商资本,在农村可以做什么?这是很多代表委员正在思考的问题。

“加快推进金华至南平铁路,带动武义西南部山区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武义县兴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文兴代表说,发展现代农业绝不能再走老路,应该把高科技嵌入乡村沃野,突出高效益发展,实现产业高产出、农民高回报、企业高收益。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近年来,我市逐渐探索出强势农业主导、产业深度融合、链条拓展延伸、区域协调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等乡村产业发展的模式,但在特色挖掘、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生产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民革金华市委会就指出,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培育不够突出,普遍存在跟风种养、产质不佳、同质竞争、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等问题,八大主导产业除了中药材和奶牛,其余规模和影响力有限。

对此,民革金华市委会建议,支持推进现代化规模化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差异化发展壮大具有辨识度的优势特色产业;完善特色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和保护,全力提升地理标志产品活力,打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扶持培育重量级加工企业,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实现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除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浙江婺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清清代表认为,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要围绕“做优一产、强化二产、壮大三产”,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她建议,培育“原料车间”,做优一产,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保障;培育“加工车间”,通过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在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的过程中实现增收。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志军委员表示,要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农业产业主体。加快建成高能级农业科技平台与创新载体,不断推进现代种业、绿色农业发展;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高质量发展领域,推广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模式;引进科技龙头,鼓励本地实力农机企业进入农业产业领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新型全产业链标杆。同时,以产业龙头为支撑,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技术集成应用,形成农业产业强链补链量化闭环。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农业的探索、突破和创新,推动未来农业场景应用落地,确保优地增粮、强牧稳产。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本地研学是否迎来了机遇?”浦江县杭坪镇薛家村党支部书记薛孟进代表说,为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薛家村积极探索“两山”转换通道,美好的生态环境逐步转换成看得见的生态红利。

加强人才支撑

夯实主体基础

乡村振兴,首先靠人。从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中可以发现,大家对乡村振兴人才缺乏的问题十分关注。“现在,农村人口数量下降、人口结构失调,‘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农村不仅缺人,更缺能干事创业的人。”薛孟进代表说。

金华市楼家养蜂专业合作社社员楼伟代表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农村电商能人。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上,他通过淘宝直播创下当天销售4000多斤五倍子蜂蜜的佳绩。“通过直播带货可以缩短流通环节、扩大销售半径,并促进优质农产品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但是我发现,现在身边的农民群体对于直播带货+农业、电商新农业等新技术、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楼伟代表建议,对直播带货进行推广实践,探索农产品营销新策略,做好产品升级、冷链物流和仓储供应链体系,以优质产品、优质服务打开销售渠道;农业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农民自己做主播”“互联网+农业”“电商新农业”等新内容的培训,鼓励更多农户通过新模式找到市场突破口。

吴志军委员认为,要聚集农业人才队伍,加快培育科技人才。加强与国内农业高校院所合作,引进一批符合我市农业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依托省农机院及金华农科院技术优势,建立组成产业创新与专家服务智库;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发展机制,推进“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科技型农业企业家和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在制度上、组织上、资金上强化保障,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良好氛围,全方位吸引高科技农业人才来金就业,鼓励乡贤回乡创业兴业,引导各类人才资源下沉农业产业。

同时,要实现产业兴带动人才兴,人才兴撬动产业兴的良性循环,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农村产业项目的引进,加大农村产业发展支持力度,让人才在农村大有可为;另一方面,通过技能培训、政策扶持提升本土人才、引进人才的素质能力,大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让人才在农村沉得下去、静得下心、干得成事。

浙江美保龙种猪育种有限公司高级畜牧师陈立平委员建议,要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一批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开阔、理念先进、留得住的基层人才。本土能工巧匠“用”起来,激活存量人才潜能,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各方乡贤精英“引”进来,发挥增量人才作用,破解乡村人才短板,拓宽引才渠道、灵活引才方式,广聚四方人才,发挥人才的聚合效应。

优化资源配置

带动农民增收

共富不共富,关键看农户。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扩中”“提低”是工作重点,而实现“扩中”“提低”,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关键。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区域之间最高最低收入倍差全省靠后。吴志军委员在提案中列出了一组数据:近几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农民收入绝对值在全省靠后,2021年比最高的杭州市少923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538元,特别是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相差较大,比全省平均少1932元。

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在市两会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将联动实施“扩中”“提低”、八婺同心·共建共富“十百千万”结对、农业“双强”行动,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和美乡村,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强村富民”改革等一系列组合拳,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吴志军委员建议,进一步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加强农民素质培养,提高农民就业的适应能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转向非农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保持治理欠薪的高压态势,维护农民工资合法权益。刘清清代表建议,抓好农村富余劳务输出,促进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直接途径。

“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精准带动农民增收。”浙江品尚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文君委员说,低收入农户的可持续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绕不过去的必答题,聚焦这一群体,“我们的幸福计划”不断迭代升级,更精准地将低收入农户有什么、需要什么、能干什么结合起来,更好地将产业扶农、技术助农、消费帮农等融合进来,让帮促更精准、效果最大化。

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更需要引导更多资源和要素向农业农村领域聚集。民革金华市委会建议,要畅通要素流动,注入“源头活水”。制定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机制,保障用地需求;落实“两进两回”,吸引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为城市资源要素“上山下乡”和农民返乡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力度,扩大保险范围,增加保险品种,积极探索农畜产品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多样化险种。以持续深化山海协作结对帮扶工作为重点,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推动共性问题共同解决、个性问题个别解决,构建城乡协同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