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持续优化,托起稳稳的幸福
2022-04-12 14:25:18 来源: 金华市人民政府

实施市区“百校工程”,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4所,新增学位5.9万个,义务教育“双减”试点扎实开展。市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中心、金义医院等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开工建设,全民安心医保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农村文化礼堂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去年,我市扎实办好群众关切事,民生保障持续优化,托起稳稳的幸福。今年,我市将擦亮“学在金华”品牌、提高“健康金华”水平、厚植文化自信沃土、优化社会保障和服务,聚力优质共享,加快创造高品质生活。如何将民生实事办得更实更好,真正办到市民心坎上?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

优化教育生态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振兴金华教育,建设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首先要解决“入学难”问题。去年,我市启动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幼儿园)11110个;启动新(改扩)建中小学30所,新增学位(中小学)26372个;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247家;实现全市448所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全覆盖。

实现“有学上”,更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努力打造优质均衡、活力充盈、特色鲜明、生态和谐的教育新样态。

市人大代表翁荣弟说,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赢在起跑线上;老师也希望能进好学校任教,这些因素导致我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应力促教育资源均衡,创造公平竞争机会。翁荣弟建议教育部门统筹规划,将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学校倾斜;同时,对于小学、初中的校长、教师实行轮岗制,让教育资源充分流动。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把学校培优做强。眼下,初中学校提升培优行动在全省开展,磐安县安文初级中学也在其中。身为市政协委员,磐安县安文初级中学校长王镇认为,提质强校可以进一步激发初中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优质共享的重要抓手。

在王镇看来,合理的顶层设计、顺畅的管理体制、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提质强校的根基与“里子”,但这些单靠学校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王镇建议,邀请专家团队参与制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这样可以让顶层设计的核心理念更具深度与内涵;校本教研由教研部门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完善绩效考核上,要用行政力量来推动。

自列入全省“双减”工作试点地市以来,我市坚持高站位谋划、高质量推进、高标准落实,率先出台非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政府指导价,率先确定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和服务性收费标准等,实现“全省八个率先”。今年,我市将开展“八八行动”,推动“双减”工作整体跃升。

市政协委员徐新忠注意到,随着“双减”深入推进,我市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度压减。但“双减”后由于托管服务时间延长,在校教师的工作量有所增加。为此,徐新忠提议引入社会力量,补充托管服务所需的教师,扩大学生课后托管选择面,降低在校教师工作强度,以便他们有充足精力投入教学活动。此外,徐新忠提议在教学环节将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筑牢健康保障

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去年,全市改造提升发热诊室117家,新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80个,实施传染病院区(病区)改造项目28个,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18853万人次。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还不健全,服务能力尚待提升。与此同时,群众对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对基层卫生健康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如何破解矛盾?来自兰溪的市人大代表雷红英建议加强市级统筹,在制定人才、医保等政策时,充分考虑医疗水平薄弱县市实际情况,适度给予倾斜。同时,区域之间应加强协同合作。比如,金兰两地医疗机构开展区域联盟、医联体等多模式的合作,通过专家下沉、技术帮扶、远程会诊等开展业务交流,为兰溪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业务技能提升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持。两地还应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建立金兰医疗数据中心,推进健康信息平台深度融合,实现健康档案、妇幼保健等信息的互通共享;建立检查检验互相共认机制,实现医学影像、检查检验报告的互联互通互认,推动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水平提升。

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市人大代表雷昇美建议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按标准配足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编制数量。与此同时,为医疗卫生人才制定住房、就学、配偶随迁就业等政策,确保人才招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市政协委员林燕注意到,近年来,我市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处于爬坡状态,严重消耗医疗卫生资源,大大降低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此,我市制定实施《金华市癌症防治“十三五”规划》、开展恶性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试点项目……目前,这些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筛查和早诊早治未常规化开展,覆盖的地域和人群少等。

“恶性肿瘤早期筛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明显。”林燕提议加大普惠性医疗的财政投入,多渠道为癌症筛查提供资金保障。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肿瘤筛查制度,切实加强癌症防治体系建设,常规化开展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并逐步增加覆盖区域、覆盖人群、覆盖癌种。

深化养老托幼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市常住人口705.07万人,全市60周岁以上常住老人112.92万人,其中80周岁以上老人16.9万人,占总人口3.42%,占老年人口15.29%;需要照料的失能、失智、失独老人占老年群体的8%。

一方面是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另一方面,养老设施相对滞后、养老专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迫在眉睫。

市政协委员张放远认为,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整合部门资源,统筹各方力量予以推进。具体行动中,要围绕老人“周边、身边、床边”需求,进一步完善机构、社区、家庭等多方参与、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要加快智慧养老步伐,打造智慧养老守护平台,全天候监测、预警老人可能出现的各种险情,并及时救援。此外,张放远认为,应畅通企业参与渠道,允许企业在自行开发、自有或租赁的物业中,植入社区养老理念,具备社区养老功能,配套社区养老服务。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村居家养老中心建设,一座座老年食堂,成为老人们的心头好。

市人大代表潘伟正了解到,几年下来,一些地方的老年食堂难以为继。潘伟正建议,通过动员村里的名人、企业家、爱心人士开展捐助,解决老年食堂经费不足问题。有的老年食堂菜品单一,难以满足老人的多样化口味需求,他建议在村里就近规划出土地兴办爱心菜园,丰富食堂菜谱。

一头是养老,一头是托幼。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景之一。但目前我市托儿所并不多,难以满足市民需求。

市政协委员马艳艳提议大力创办公立托幼所,将托儿所发展列入考核指标体系,加快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要以方便群众和孩子为主,因地制宜,就近小规模办学。有一二十名孩子,就可以办一家小型托儿所。”马艳艳说。

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市政协委员胡晓燕看来,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缺乏“儿童视角”。“比如,部分公共场所的母婴室形同虚设,室内基础设施达不到规定标准;一些公共场所缺少儿童厕位。”胡晓燕提议,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引入“儿童视角”,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体验,拓展儿童人文参与空间,让城市更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